主页 > 医生团队 > 健康知识 >
点击在线资讯

【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

时间:2021-10-20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很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它是以体内骨量的丢失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退行性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严重者可导致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下降,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性激素水平降低。随着身体的衰老,性腺功能逐渐降低,性腺分泌的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量也相应降低,使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平衡破坏,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造成老年性骨质疏松。这一过程中,雌激素更为明显,因此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更为明显。

  2、钙摄入量减少。由于老年人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改变,胃肠道功能下降等因素,使进入体内的钙相应减少但从尿、粪中排出的钙维持不变或略有增加,从而造成体内钙缺乏。

  3、维生素D不足。老年人由于饮食变化及室外活动减少,使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及转化都出现异常,成相对或绝对不足,从而促使骨质疏松的发生。

  4、运动量减少。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骨骼的密度会增加,骨密质的厚度和骨小梁的密度、数量和质量都会增加,反之骨骼将会出现骨质疏松现象。老年人运动量明显减少,运动强度下降,从而使骨骼上承受的压力减少,使骨骼出现废用性的疏松。

  5、其它原因:如个体的差异、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疾病,甚至种族、生活地域等因素也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