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各种取暖设备纷至沓来,像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这样的取暖神器,背后却隐藏着低温烫伤的风险。
低温烫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烫伤,它是身体长时间接触41℃至45℃ 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导致热量在皮肤及皮下组织逐渐积聚而引起的烫伤。感觉迟钝或睡得沉的一些人,比如婴幼儿、老人、瘫痪病人或醉酒者,紧贴热水袋的部分皮肤就容易造成局部烫伤。
一、低温烫伤有哪些症状?
1、皮肤变白或发红
低温烫伤会导致皮肤受到损害,使得皮肤颜色发生变化。初期可能会表现为皮肤变白,之后可能会转变为发红。
2、疼痛或刺痛感
低温烫伤时,皮肤受到刺激后可能会引起疼痛或刺痛感,程度视烫伤严重程度而定。
3、肿胀或水泡
严重的低温烫伤可能会导致皮肤组织受到更严重的损伤,形成水疱或肿胀等症状。
二、低温烫伤的初步处理方法
1、冲淋降温
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5~30分钟,通过流动水带走烫伤部位蓄积的热量,减少余热继续损伤组织,减轻烫伤程度。
2、脱去覆盖物
在冲洗之后,要小心脱去受伤部位的衣物或覆盖物。如果覆盖物和烫伤部位粘连紧密,千万不要用力拉扯,可以用剪刀把覆盖物剪开、剥离,以免造成烫伤部位皮肤撕裂,伤口恶化。切记不要挑开水泡。
3、浸泡烫伤部位
烫伤面积小,脱覆盖物后可将伤处浸冷水中15-20分钟左右以缓痛减伤。若已起水泡或皮肤破损严重则不建议浸泡,以防感染。
4、纱布覆盖
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棉布、毛巾轻轻覆盖烫伤部位,防止伤口受到外部感染,注意不要施压,避免水疱破裂。
5、及时就医
如果烫伤程度较深,比如出现了较大的水疱、表皮破溃或怀疑深度烫伤时应该及时就医。特别是对于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糖尿病的人群,由于恢复能力弱,更应及时寻求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