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在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救治中,成功挽救了一位45岁男性患者的生命。
这位患者患有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存在严重的三支血管病变:前降支中段次全闭塞,回旋支闭塞,右冠次全闭塞且弥漫性病变。病情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此年龄段的常见情况(此病常见于 60 岁以后),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也远超常规,情况十分危急,命悬一线。
生死一线,打响心脏保卫战
2024年7月15日14点左右患者开始出现胸痛,在持续胸痛六小时后疼痛放射至肩背部。21时04分,患者被家属紧急送至四川现代医院急诊科进行抢救。
患者达到抢救室后,医护人员迅速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窦性心律,异常Q波,T波改变。随后心内科医生迅速到达抢救室,考虑到患者出现的持续性胸痛和心电图的异常表现,初步诊断患者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21时20分,医生紧急对患者进行了心肌梗死的标准处理(这一处理为后续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随即安排患者进入手术室进行急诊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
患者术前真实造影图,血管极重度狭窄
根据急诊冠脉造影结果显示,患者的血管极重度狭窄,这一结果让在场的医护人员再一次意识到了患者病情的凶险性。
患者右冠弥漫性病变,次全闭塞
生命接力,充分沟通与紧急抢救
三支血管病变在治疗上要求更为复杂和高风险的介入或外科手术,且鉴于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医护人员及时与患者陪诊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并多次与多位赶到医院的患者家属反复详细充分告知病情的严重性和手术的风险。
介入术后造影图,堵塞已疏通
同时,为了确保患者能够顺利进行手术,心血管内科主任何元军领导并组织安排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预处理。
这些措施包括提前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过钢丝后冠脉内给药等,这一系列周密的预处理不仅为手术操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也为术后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有效预防支架释放后可能出现的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
在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团队、急诊科团队、介入室、护士团队的通力合作下,迅速确定了手术方案。最后在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以心血管内科何元军主任为核心的医护团队为患者成功进行了前降支病变支架植入手术,帮助心脏恢复正常功能。
IABP工作图
生命复苏,医疗与关怀的无缝对接
尽管术后患者病情一度不稳定,血压出现波动,但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目前情况逐渐平稳,并转至ICU进一步观察和治疗。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及时处理,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患者用IABP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