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健康教育 > 健教知识 >
点击在线资讯

高血压服药九大认识误区

时间:2023-05-17

  

  1、凭感觉用药,没有什么症状不用吃药。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决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

  2、不愿长期服药,认为会耐药或危害肾功能。

  这是非常错误且危险的观点。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是越早服药获益越大(除了早期的轻度高血压患者)。

  而且,目前常见的降压药均无肾毒性,甚至ACEI、ARB类降压药物对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有益。其实,高血压本身是肾衰竭的重要诱因,很多高血压患者出现肾衰竭,就是因为控压不好。

  3、血压正常平稳了就减量或停药。

  高血压不是感冒,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擅自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 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4、单纯依靠药物干预,忽视生活方式干预。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对治疗高血压来说缺一不可,两者必须结合,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吸烟、过量饮酒、高盐膳食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单纯靠吃药,药物再好也难有良效,很多人服用两三种降压药但血压仍难达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5、只服药,不监测效果,不测血压值。

  只服药而不关注血压值,这样不能保证血压长期平稳达标。另外,降压原则强调个体化用药,其中一项便是坚持定期对血压进行监测并记录,以便掌握用药与血压变化的关系,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6、不按医嘱服药,听说某种药效果好就自行购买服用。

  有些高血压患者或按药店的推荐用药,或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好,或是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就是不按医嘱服药,喜欢自行购药服用。

  要知道,每种降压药的降压机制各不相同,都有其适应证,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医生在为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会兼顾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选择能有效降压、对患者无不良影响而且能保护靶器官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才是合理安全的治疗方法。

  7、认为血压降得越快越低,效果越好。

  有些患者用药仅几天,血压下降不明显就开始抱怨药物效果不理想,要求医生加药或频繁换药。事实上,高血压患者应避免血压下降速度太快以及降得过低,以免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尤其是老年人。一般来讲,降压治疗要缓慢、平稳,4-12周达到目标值为佳。

  8、测压过于频繁,测出几次偏高就认为自己降压不达标。

  一个人24小时血压水平是不恒定的,有峰有谷,不同时间段测量血压,其数值有所不同是正常的,而且血压还受诸多内外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心理、身体等因素。对此,不能认为是血压不稳而频繁加减药量,可尝试优化测量方法后再观察,或是去医院做个动态血压检测。

  9、治疗一个阶段后不愿意换药,认为自己原来的药效果好。

  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医生常常会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症状、药物副反应等进行综合评估,改变治疗方案或调整用药。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高血压患者在确诊后还应坚持复诊,这关系到降压方案的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