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耳背”正常吗?老年人听力下降能不能“治”好?有什么“灵丹妙药”能改善老年人的听力?听力不好的老年人都能够配戴用好助听器? …… 临床工作中,医生每天都会解答很多来自老年人和家属的咨询,其问题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可见,大多数老年朋友对“听力损失”这一健康问题还没有正确认识,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关于助听器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戴助听器没有带老花镜方便,不实用。
特别提醒老年人和家属,配戴助听器不能等同于佩戴老花镜。老花镜通常随拿随用,目的是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满足阅读的需要。助听器需要与您的耳和大脑进行有效的合作,需要一定程度的协调和适应,才能改善您听到声音和理解声音的能力。即便最高档的助听器,其电子声系统也无法比拟生理的神经活动能力,不能达到完全恢复正常自然听力的水平。但是越早接受听觉康复,您获得听觉改善的机会就越大,效果也会越好。
误区二:我只是听不清某些声音,我不需要助听器。
如果您听不清某些声音,就可能存在一定程度或者范围的听力损失。例如高频听力损失患者,可能无法听到“sh”“s”“th”“t”等音,会显著影响您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此时,可依赖专业人员对数字助听器进行编程,在您需要的范围和程度上提供放大。
误区三:我听得很清楚,不是我听力的问题,是你讲话的问题。
老年人的听力问题通常是逐渐出现、加重的。大多数老年人也接受了这种变化,认为听不清楚没什么大不了,这是自然发生的事情。有些老年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听得还好,但在嘈杂的交流环境中可能会遇到聆听困难。因此,老年人通常认为出现问题的不是自己的听力,而是周围的对话环境不好或者讲话者“口齿不清”。
这些现象主要与老年人听力损害的频率范围和程度有关,问题在自己听觉功能上,不是“外因”。
误区四:我一只耳朵听力还好,所以不需要助听器。
事实上,很多认为自己有一只“好耳朵”的病人实际上两只耳朵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当一只耳朵比另一只稍好时,我们会学会更倾向于用那只耳朵来打电话、听声音。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较好的那只耳朵”是正常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类型的听力损失都可能影响到双耳。检查听力真实情况只能到医院,请医生给出方案和建议。
误区五:只在需要时戴助听器即可,平时不用戴。
很多老年人会选择在“需要”的时候才佩戴助听器,比如在参加社交活动或在嘈杂环境下听不清对方讲话时。这种间歇性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佩戴的不适感,但可能不利于充分发挥助听器的听力改善效果。因此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使用助听器,而不是只在特定情况下使用。